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教学医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全站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科特色>>中医药特色

中医药特色

二.“治未病”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23-08-27 3531 次浏览

二.“治未病”理论渊源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他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于《金匮要略》一书中,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 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归纳为:

1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

未病先防,张仲景提出了“养慎”的伟大思想,要求注意调摄养生,谨慎地善待生命。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提出: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说明预防疾病的发生,关键在于健身强体,内养正气,外慎风寒,避免病邪的侵袭。平素善于调摄,脏腑精气旺盛的人,即使在瘟疫流行期间,也不一定发病,正谓之“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2 既病早治---防微杜渐

   既病早治,是张仲景处治疾病所遵从的原则,强调及早治疗已成之病,不但容易治愈,而且避免变化之端。

   《金匮要略》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提示人们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在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之时,四肢初觉重着不适,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及早治疗,防微杜渐,机体气血畅行,抗病能力增强,灭病邪于萌芽之时,防止病邪深入。

3 已病防传----阻遏蔓延

   已病防传是仲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十分重视预防疾病的传变,指出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其蔓延为患,促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

     在《金匮要略》中他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治肝实脾为例,预见性地认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了治肝补脾,防止传变的原则。并批评“中工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的教条局限思维。

病盛防危----谨防逆变

    对已盛之病,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防其逆变。这是“治未病”思想的更深层次的体现。指出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防患于未然,在关键的时刻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并告诫人们“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他在处理危重症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伤寒论》320、321、322条中少阴病出现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色纯清、腹痛拒按、或腹胀满不大便等症时,急予大承气汤的少阴病三急下证。

新愈防复----调养将息

     疾病初愈,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也是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元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

    若不注意调养将息,或若适逢新感病邪,不但可以使病情重发,甚者可危及生命。

   《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如398条“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原文393条“大病瘥后,劳复者……”等。

      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复感之变,教人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请关注丹阳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

专家介绍点击进入查看详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