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教学医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全站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科特色>>中医药特色

中医药特色

十五.中医“治未病”应该扎根于社区

发布时间:2023-08-10 1127 次浏览

十五.中医“治未病”应该扎根于社区

——社区中医“治未病”“和睦经验”简介

近年来,中医“治未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保健需求日益提高的必然趋势。杭州和睦医院近年来运用“科研促创新”和“普及促应用”的策略,致力于中医”治未病”的社区推行,取得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从四个侧面作简单介绍,供同道们参考并指导。

    ◆ 从中医“治未病”的方法梳理着手,认清现状,分出门类。

我们从2009年起,用了近两年时间,对全国中医“治未病”动态、水平进行调研,并对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由此在国内形成首份《“治未病”方法分型报告》,报告详述了10种类型,即:①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②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③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④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⑤食疗的应用;⑥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⑦武术健身法的应用;⑧膏方的应用;⑨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⑩“治未病”的康复方法。

专家评价:目前对众多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缺乏统一管理,使得这些方法散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同时对这些方法的效果也缺乏权威的评价和论证。杭州和睦医院提交的《“治未病”方法分型报告》使各地能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去认识现状,去探索前行,也为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推进提供了基础。

社会评价:(社区居民)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但是,从方法而言不仅少,且显得乱。杭州和睦医院的《“治未病”分型报告》让我们对“治未病”方法有了全貌性认识。社区居民期待着“治未病”方法的多样、实用和有效。

◆     从社区网络建设着手,形成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工作模式。

2010年,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行工作模式,这种

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政府、卫生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通过模式在社区的实验,探索出一种在政府主导下,促进社区居民与社区卫生机构及社区卫生工作者互动,并适合社区推进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方法。内容包括:

成立“街道(乡镇)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工作组”。

设立“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专业技术小组”。

建立基层网络。①系统内网络: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辖区内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福利机构等医务室、保健站。②社区网络:包括街道(乡镇)、各社区居民委员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教育部门。

开展培训与科普教育。第一层面:引导性培训,对象为街道与社区干部、楼道长、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第二层面:普及性教育:社区居民与社会各种人群。

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站”。通过社区文化教育资源整合,在街道文化中心内设“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站”。

进行社区居民基线调查。内容:(1)中医“治未病”基本知识知晓程度;(2)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此调查采取入户问卷方式。调查对象:辖区内全部户籍住户。

举办中医“治未病”科普系列讲座进企业、学校、集市等活动。

编印《中医“治未病”社区科普手册》,开展中医“治未病”进家庭活动。

编印《中小学生中医治未病知识普及手册》,开展中医“治未病”进校园活动。

专家评价:中医“治未病”的受益人群在社区,而提高受益面和收益效果的关键是要让社区人群在认识和了解基础上接受“治未病”干预。然而,对于这一点,各地不仅认识上存在不足,而且在方法上也乏力。杭州和睦医院创立的“社区推进工作模式”让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为社区覆盖和社区行动成为可能。与“工作模式”相配套的中医“治未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也因为有了政府的主导,从而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社会评价:(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雯琪)这种新的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行模式很好,通过这种模式,既体现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关心、政府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主导和引导,又体现政府、卫生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其目的是为了使社区居民能更加便捷地得到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更好地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医”,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 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规范着手,提出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基本目录》。

2011年,我们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与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地区)合作,对现行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并经过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和专家层面的推荐和选择,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后,提出一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基本目录(推荐稿)》,共推荐中医“治未病”干预项目116项。

专家评价:杭州和睦医院在2010年形成《“治未病”方法分型报告》后,又于2011年提供了《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目录(推荐稿)》,这是一项从类型到项目的细化工程,其意义相当于“基本药物目录”。

业内反响:(《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浙江联络站)《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目录(推荐稿)》已引起各地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广泛关注。

社会评价:(征询社区居民意见的综合)社区用药有《基本药物目录》,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若有《基本目录》该多好,既规范,又可明确报销范围。

◆ 从中医“治未病”干预效果着手,设计中医“治未病”效果评价体系。

2012年初,我们设计了《社区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效果基本评价指标(建议稿)》,并从2011年提出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目录(推荐稿)》所收录的116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中,选择一部分较为成熟,在理论、学术和应用效果上与“治未病”的理念更为接近,并且适合于社区应用的方法,进行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效果测评。

专家评价:中医“治未病”干预效果的评价是个公认的难点。杭州和睦医院采用步步深入的探索策略值得肯定和鼓励,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水平,同时也促进中医药进社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请关注丹阳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

专家介绍点击进入查看详情

关闭